雪州旗下的挖沙公司Semesta集团私人有限公司(KSSB)执行董事蓝立(Ramli Abd Majed)承认,KSSB生产的沙石粗细参差不齐,但一律以以单一价格售卖,因此不排除员工可以将价格较高的细沙出售,并从中牟利。
蓝立(右图)今天继续到雪州议会能力、公信力和透明度特别遴选委员会(SELCAT,简称透委会)供证。他在接受透委会主席邓章钦询问时承认,KSSB的主要产品是水洗混凝沙(washed concrete sand),但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出细沙。
细沙是市场上最昂贵的沙,与KSSB公司出售的水洗混凝沙价格每吨相差马币六元至七元。细沙占了KSSB的产量大约2%至3%,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发现细沙的素质不佳。
邓章钦询问,若有人将细沙以水洗混凝沙的价格出售,那么KSSB不就蒙受亏损?蓝立认同。他又再问,无法排除一些员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细沙再转售并从中牟利;蓝立承认有此可能。
另一方面,由于负责记录进出罗里和沙量的员工难以看到罗里上的沙是属于什么沙,因此难以确认罗里载走的沙即是他们定购的沙。
蓝立表示,他每周都会前往沙场视察一次,而公司的董事也会每个月视察两次,并且审视沙的样本检查。
邓章钦直言,监管不足是极大的问题,工人理应检查每辆罗里上的沙石的样本。
执法不严难根治偷沙
蓝立在供证时表示,目前KSSB面对的挑战是非法挖沙的情况猖獗,主因是执法无效,因此他们建议加强执法。
他建议提升在挖沙地点附近的道路上设立路障检查进出的罗里、进行综合围剿(serbuan bersepadu)、向警察、志愿警卫团、反贪污委员会等机构的协助等。
同时,地方政府也必须规定建筑公司必须购买合法的沙,否则地方政府可撤销该公司的申请或吊销其商业执照。不过,蓝立承认,由于执法缓慢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此外,KSSB也设法加强沙场的保安,在晚上挖沙活动停止时,他们将关上闸门,沙场内页装有闭路电视,并由保安人员驻守。蓝立说:“制度是人定的,所以都不完美。”
未发月结单给买家
根据蓝立的说法,沙石买卖的交易以预付方式进行。一般上跟KSSB公司注册的公司后,这些购买沙石的业者都必须先预付一笔钱,然后再从他们取走的沙来扣钱。一旦预付费用完,便会通知商家再放钱入他们的户口。
但是今天前来供证的两名业者张洪伟和刘再荣都纷纷点出KSSB公司并没有每个月发出月结单给他们,以致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用了多少钱,什么时候需要在增加预付额。
其中,刘再荣更在其法定声明中点出,其公司自2008年9月便开始与KSSB进行沙石买卖,但一直未获得月结单。但是,在5月24日收到来自KSSB志期5月20日的信函,声称截止4月30日,该公司欠KSSB公司马币85万1903.96元,但是刘再荣认为这并不可能,因为根据程序,他们都不断增加预付额,KSSB公司不可能让他们拖欠这么大笔钱才来收债。
有鉴于此,该公司停下了三张预付支票以抗议KSSB不合理的行为。他声称从商了30年,认为KSSB的做法极不公平且不合理。此外,KSSB也没有支付之前所承诺的回扣给他们,估计KSSB欠了马币20万元。
他也听说一家Sungai Rampai私人有限公司得到特别的待遇,他们可以每吨马币13元的价格买沙,而他则以每吨14.50元的价格从八丁燕带区(Batang Berjuntai)沙场买沙。
程序不对如非法挖沙
张洪伟则在其法定声明中点出,他与KSSB公司顾问安奴亚(Annuar)在议价时,后者与市场经理黄瑞良(Wong Swee Leong,音译)通电话后,答应沙的价为每吨马币12.50元,但是在他去取沙后则增加至马币14元。但是,他到现在都未付过钱,只是事前预付了马币一万元。
较后黄瑞良也要向他收取每吨马币一元的回佣,但是张洪伟(右图)并未予以理睬。
邓章钦直言,这是价差的问题,若张洪伟不满应该请律师起诉KSSB,而不是前来透委会投报。
张洪伟表示,他举报此事,因为KSSB的做法让他形同非法挖沙,因为该公司允许他在无需增加预付款额的情况下把沙载走。尽管他并未付过买沙钱,算是暂时赚了一笔,但是他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对,所以才出来作证。
另外,在KSSB做了多份报案书中,其中张洪伟也因涉嫌偷沙而遭警察带返警局问话,并扣留三天。他表示,他是自己前往警局自首,因为其下属已遭警方扣押。他声称自己并不在现场,并坚持自己没有偷沙。
他说,KSSB把许多土地圈定后,就算驾着罗里驶在其范围的路上也被视为偷沙,但他并未偷沙。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此事,而且每个月循例也要传召他去警局问话二至三小时。
听证会已展延,仍会由刘再荣供证,但是日期未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